延边拼团购房50群(80)
  • 浅浅: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?
  • 雪花飘飘:好的呢。
  • 零: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?
  • 英雄:我去看过,很齐全。
  • 牛转乾坤: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?
  • 日记本:这个楼盘性价比高。
  • 回忆: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。
  • 大头: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。
  • 吃了么: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。
  • 蓝天: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。
128人申请入群

“全面限购商住“式谣言为啥总有人信?

发布时间: 2016-06-16 09:15:14

来源:

分类: 本地楼市

110次浏览


由于行政权力对市场拥有巨大而随意的干预权限,身处局中的人们只有采纳“宁可信其有”策略,才能最大程度地保全自身权益。

6月14日,一场关于北京将全面暂停商住房网签的消息,在北京各区县的售楼处传播。当日晚间,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回应表示,“今晚24点北京将全面停止商住网签”的消息并不属实。

自端午节前门头沟区暂停商住房网签之后,北京将要全面限购商住的小道消息就在传播。事实证明,这波传言只是谣言,但在官方辟谣之前,谣言已经产生了不小的实际影响。据报道,6月6日至12日一周时间内,北京商住公寓签约金额高达120亿元,而6月13日单日签约额更高达13亿元。

一则未经官方证实的小道消息,为何产生如此惊人的杀伤力?为什么面对限购传言,人们总是宁可信其有?背后的受众心理耐人寻味。

首先是因为在我们的市场上,限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。近年来,各个城市关于车、房的限购指令多如牛毛,花样繁杂且多变。从这一点来说,我们离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”还很远。

由于行政权力对市场拥有巨大而随意的干预权限,身处局中的人们只有采纳“宁可信其有”策略,才能最大程度地保全自身权益。信了,损失的只是现金流;不信,面对的可能真的是“错过今晚,错过北京”。“赌不起”心理让人们只能随着传言起舞,而没有拒绝相信的勇气。

限购传言还有自我实现的效应,随着市场情绪被调动起来,价格会越炒越高。最后即使传言没有成真,先入局的人相对后入局的人也会“赚一笔”。这更增强“信了不吃亏”、“晚信不如早信”的心理。

人们不仅见识过太多的限购,还见识过太多的“辟谣式限购”。杭州、天津的汽车市场都出现过“先辟谣再限购”现象。先是坊间不断传言要限购,然后地方政府一次次辟谣“绝不搞限购”,接着又突然宣布“限购”。从宣布限购到实施限购的时间,从几个到20不等。

被这样的市场“教育”多次之后,再听到限购传言,人们的第一反应自然就会变成“不管你信不信,反正我得信。”这已经成了一种生存策略,所以不能苛责人们轻信传言。

北京商住房限购一事,“6月14日24点全面停止网签”已是破产的谣言。但人们不知道,不属实的究竟是这个时间点还是限购本身。也就是说,人们只能继续猜测,面对下一次传言依旧毫无抵抗力。

有一项常识是,涉及民众权利的公共决策,不能搞突然袭击,必须尊重市民的知情权和决策参与权。如果这项原则被普遍遵循,人们自然不会轻易相信限购传闻。不过限购政策天然要求“突然袭击”,如果预留过长的“准备时间”,就会出现抢购等现象,对市场造成过大的干扰。可以说这是限购政策自身的“二律背反”。

责任编辑: zhangyunxiang

团购报名